天缘知识 > 百科 > 正文

唐朝名将李勣生平 李勣结局 李勣子女 李勣战绩

2024-03-03 23:29 来源:天缘知识 点击:

唐朝名将李勣生平 李勣结局 李勣子女 李勣战绩

唐朝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大唐兵部尚书突然得了一场重病,生命岌岌可危。这下急坏了当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因为他深深地知道此人对于唐王朝的价值,于是急命征调全国最好的医生,务必拯救手下爱将的生命,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他的病治好。名医出手,果然不凡,献上祖传验方。此方怪异,需以人的胡须烧成灰后作为药引,方可有效。唐太宗一听,二话不说,立即剪掉自己的美髯,烧成灰后亲手和在药里,并亲自一口一口地给病人喂药。这位唐朝名将热泪盈眶,感动得用泪水和着汤药下咽……唐太宗怕增加他的心理负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故意轻描淡写地说道:“爱卿尽管安心养病。我是为天下社稷着想,要治好爱卿重病,非为个人着想,你不必介意。胡须剪了还可再生,良将一去不复返啊!”要知唐太宗的美髯长须天下闻名,平时视为珍爱,此时剪掉却毫不犹豫。即使用胡须烧灰也大有人在,不必皇上亲自剪须。这足可反映此人在唐太宗心目中的地位。或许此药真的有用,或许唐太宗的一片亲爱之心感动了上苍,时过不久,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又率领他的精兵猛士驰骋在为国征战的沙场上。他,就是初唐名将李勣。

风云际会 隋末乱世真豪杰
李勣(公元594—669年),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作茂公),曹州离狐人(今山东东明东南),后在唐朝因功被赐姓李世勣,得以与皇族同姓,唐高宗时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改名为单字勣,是为李勣,后来史家也有仍称徐世勣的。
李勣出生于一个地方豪门之家,家道殷实,他的父亲徐盖乐善好施。每有穷苦百姓,徐家不问关系亲疏远近,都给予接济,并且还经常领导百姓对抗官府的苛捐杂税,深得百姓爱戴和拥护,因而徐家在当地势力颇大,官府对他家奈何不得。李勣自小即酷爱武艺,侠肝义胆,他的周围团结了一大帮铁杆兄弟。若在太平盛世也还罢了,若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些热血男儿是注定要决死沙场、建功立业的。而他们恰恰是处在这样一个年代。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所用多奸佞小人,过去的忠臣良将或被打击排斥,或敢怒不敢言。加上他修运河、修长城,征高丽,使得广大百姓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穷苦百姓忍无可忍,纷纷揭竿而起,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所有起义军当中,有三支力量最大,他们分别是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和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纏领导的起义队伍。李勣参加的是瓦岗军。当时他才17岁。瓦岗军的领导人是东郡韦城人(今河南滑县东南)翟让,根据地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李勣一来即对翟让说:“现在我们在自己的家乡起兵举事,四周都是我们的同乡父老,取养供给非常不便。不如我们南下宋、郑(今河南开封、郑州一带),那里有运河通过、舶运繁忙,我们何愁给养不够!”翟让一听有理,瓦岗军即刻挥师南下,专劫官船及富商大贾,军势大振,隋朝派齐郡通守张须陀领两万兵来围剿瓦岗军,李勣率从与之周旋,竟设计斩杀了张须陀,这下瓦岗军声威大震,李勣的威望也空前提高。
这时,李勣结识了隋末的另一位英雄李密。李密本出生于官宦人家,曾参预杨玄感起兵反对隋炀帝,失败后被捕,在押送途中得以逃脱。李勣和王伯当一起劝说翟让接纳了李密。不久,河南、河北一带发大水,原本生活就极为穷困的贫民百姓更是无法生存,官府的黎阳仓(在今河南浚县)储存了大量粮食却不散发,结果弄得饿殍遍野,每天饿死的人都数以万计。李勣等人合计欲取黎阳仓。他亲率五千人以原武渡过黄河,奔袭黎阳仓,不到一天即攻克,于是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穷苦大众如久旱逢甘霖,应者云集。十几天的时间,起义军即扩充到20多万人。瓦岗军的力量空前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