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缘知识 > 杂谈 > 正文

​盘点我国1978年至1990年的通货膨胀

2025-01-12 20:20 来源:天缘知识 点击:

盘点我国1978年至1990年的通货膨胀

很多人经常听父辈说起过去赚十几块钱,物价几分钱的时代。和现在的物价比起来,低收入低物价的时代好像离年轻人很遥远,但实际上也就是三、四十年的时间,为何仅仅四十年我国的收入、物价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此文将详细说说我国的通货膨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约经历了六次比较明显的通胀。因篇幅所限,此文主要讲前三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后三次通货膨胀后续更新。

第一次:1978——1984年通货膨胀

第一次通货膨胀发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此时我国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投资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加大等原因直接导致财政赤字非常高。1979年和1980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物价上涨势头,通货膨胀率超过了5%。因为是刚开始经济改革,国家对经济指标的关注程度非常高,所以当1980年出现通货膨胀苗头的时候,我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使得通货膨胀得到控制。

第二次:1985——1987年通货膨胀

这次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价格改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行政决定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市场决定。价格改革就是由行政定价改为市场定价)引发的价格闯关引起,并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在1985年9月达到高峰。三年通货膨胀率均超过6%,年均上涨7.37%。这次通货膨胀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发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交织在一起的混合通货膨胀。同时,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出现急剧扩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抑制通货膨胀,84年11月到85年10月,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其中包括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全面检查信贷。这一系列措施使CPI在86年初开始回落,到86年8月回落到4%以下。

第三次:1988——1990年通货膨胀

这次通货膨胀的发生是因为上一次的高通胀并没有得到彻底治理。再加上宏观调控不到位、财政赤字、货币发行、收入膨胀等原因导致通胀愈演愈烈。经济结构失衡、投资规模膨胀、消费膨胀继续加剧等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1988年8月至1989年6月,CPI屡创历史新高,89年2月创下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纪录28.4%。89年开始,我国又开始实行严厉的信贷紧缩政策,可是由于市场普遍存在的通胀预期以及通货膨胀自身的惯性特征,通货膨胀并没有立即得到抑制,一直持续到1990年7月。

自改革开放到1997年(91到97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通货膨胀,下篇文章会介绍),可以笼统地说,我国一直处于高通胀的状态,这是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必经之路,因经济高速发展而产生的通胀也无法避免。倒爷、官倒、抢购风潮、排队现象等都是高胀率时代的产物。

现在我国物价平稳,即使在美国大规模印钞,开启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我国也基本上没受到影响,而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的欧洲各国可不好受了。

下篇文章会介绍1991——1997年、2002——2008年、2010——2011年三次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