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缘知识 > 杂谈 > 正文

​明教第一任教主,竟是安禄山?

2024-12-13 17:16 来源:天缘知识 点击:

明教第一任教主,竟是安禄山?

丰镐遗子/书文;头条号/睁眼看西安

唐朝时期文化鼎盛,长安城大明宫为“万邦来朝”之地,朝廷对外实行宽松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繁荣一时,外部宗教也得以顺利传如中国,并得到唐朝政府较高的礼遇和优待,在都城长安“安家落户”,并得到较大发展。其中以袄教最为鼎盛,袄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为摩尼教之源头,在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记载的明教,即历史上的摩尼教。

【明教起源于袄教】

袄教早在西晋末年由粟特商人沿着丝绸之路传入长安,但适逢战乱,没有多大发展,该教以光明之象征"火"为崇拜对象,在中国称为"祆(xiān)教"、“火祆教”、“拜火教”。

袄教虽然传人的时间较早,但主要是粟特商人及其移民信仰该教。袄教人长安并得到唐朝官方的正式承认是在唐初,唐朝在长安城的踵泉坊、普宁坊、靖恭坊、布政坊、崇化坊先后建有袄教寺庙称作“”袄祠“”。与其他宗教不同,它采用政教合一的“萨宝”管理体制,“萨宝”是管理西域蕃胡聚居点的一种政教兼理的蕃客大首领”,也就是“教主”。为了便于管理,唐代开府设置有相应的办公机构管理粟特人,“萨宝”流内正五品。

【袄教教主安禄山】

到了唐后期,国力日渐衰弱,袄教徒们却已经不满于“胡人”这个二等国民身份,借由日益庞大的宗教体系,开始挑战中央政府了。安禄山是粟特胡人,本姓康,后因被安姓胡人收养,遂改姓安,自称为“光 明之神”的化身,统领天下教众,以教主力 量团聚粟特胡众、身兼范阳、平卢、河 东节度使,一人专制三道,掌握军队15万以上, 天宝十三载,唐军二次大败于南诏,唐军主力损失20万,内地骚动。 安禄山趁势而起发兵15万, 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由于胡人政教一体,十分彪悍, 天宝十五载正月, 安禄山在洛阳称帝, 同年攻破潼关,占领长安。后安史之乱平息,至唐武宗时的开始会昌禁佛,倒霉的不光是佛教,连同袄教也在被禁之列,从此转入地下。

【袄教教主方腊】

五代之后,强敌环伺的宋王朝爆发了方腊大起义,割据江南的方腊就是袄教教主(摩尼教),祆教成朝廷的心腹之患,有敢言“祆”字者,满门抄斩,祆教信徒一旦被发现,便诛九族。宋朝末期,国人将袄教与佛教儒教教义相结合,衍生出一个怪胎“白莲教”,秘密结社之风又兴,明清二朝,白莲教起义不断,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精品博文链接:

(阅读量74.7万)卫青墓/霍去病墓:一墙之隔,外甥墓游人如织,舅舅墓无人知晓!

(阅读量74.4万)徐茂公墓:躲过初一没躲过十五的半仙

(阅读量36.8万)古匾欣赏:论作用,锦旗弱爆了;论书法,泰斗汗颜了

(阅读量27.5万)唐朝长安城交通法,你敢飙车、闯红灯吗?

(阅读量25.6万)大铁牛:有物为证,唐朝中国人已经穿上了西装

(阅读量23.1万)封谁谁死,谁封谁亡!历史上“最倒霉的封号”是啥?

(阅读量22.1万)镇墓兽:令摸金校尉魂飞丧胆的陵墓守护者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不说大事,只言小事。刨根西安,问底长安,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如需转载,敬请署名。